手机版手机版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400-806-8896
热网系统下的压损分布及可行性分析
2014年10月22日 10:20 中国换热器网
  基于原热网系统下的压损分布及可行性分析:原供热系统北路负荷主要供二宫路以北及沿巴彦塔拉大街东西方向的热用户,南路负荷主要供二宫路以南的热用户。在这种供热系统下,供水压损为318kPa,回水压损为327kPa,如果电厂的回水压力按160kPa、资用压力按100kPa计算,则有:末端回水厂内供水原系统热网泵出口压力0.650.72MPa,如果实现此方案,需更换热网泵或采用两级升压系统,增加投资。同时热用户处散热面承压安全性降低。所以,此方案无论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均不可取。  改造后热网系统下的压损分布及可行性分析:改造后北路负荷增加,南路负荷减少。南路主要供巴彦塔拉大街以南的热用户。在这种供热系统下,供水压损为198kPa,回水压损为137kPa,如果电厂的回水压力按160kPa、资用压力按100kPa计算,则有:末端回水厂内供水原系统热网泵出口压力0.650.72MPa,能够满足厂内供水压力,同时南路末端回水压力需求值降低,有利于解决南路负荷回水压力低的问题。所以,此方案可选。尖峰加热器的投用改造扩容改造后的供热系统,南路负荷回水阻力增大,尤其在尖峰加热器投入后并联供热时过水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又不想新增热网泵增加投资及运行费用,电厂利用原系统258MW热水炉的热网泵实现尖峰加热器强制循环。改造方案将南路回水的一路引到热水炉热网泵入口母管,另一路回到回水母管。考虑到尖峰时南路负荷回水满足不了并联运行时的循环水量,所以从回水母管引入一路与南路回水一起接入热网泵入口,较经济的进一步解决了南路回水压力低及其带来的尖峰加热器投用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