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手机版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400-806-8896
《组合型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与生态能源建筑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2015年05月28日 10:34 中国换热器网
  天津建设科技科研成果及地方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等项标准颁布实施近日,市建委以建科教2003867号文件,发布了关于颁布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等项标准的通知。  经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8 2950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原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80191中的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同时废止;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8 2954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03 2951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原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桥梁工程江810291同时废止;城市排水工程质量检验标准,32952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原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排水工程了810391同时废止;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检验标准,32953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标准,原天津市市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污水处理厂工程130491同时废止。以上项标准自2003年10月1日起在天津市施行。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颁布实施近日,市建委以建科教2003868号文件,发布了关于颁布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的通知。  为规范天津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市建委于2,2年下达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的编制任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组织,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等九家单位,在广泛调研和总结实际工程经验基础上,共同编制完成了天津市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经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批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082955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03年10月1日起在天津市施行。  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电气部分补充规定颁布实施近日,市建委以建科教2003796号文件,发布了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电气部分补充规定的通知。  为了适应我市住宅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由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会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市广播电视电影局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单位对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0829222000中电气设计部分进行局部修订,增加了中高层住宅及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对原多层住宅的设计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同时增加住宅信息网络设计标准,对住宅的信息网络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设计标准。  经市建委组织专家委员会审定,同意将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电气设计部分补充规定予以发布,自2003年9月10日起在天津市施行。原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8组合型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与生态能源建筑研究成果通过鉴定2003年9月7日,由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热能工程系完成的组合型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与生态能源建筑研究成果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市科委姚学副主任,市建委滕绍华副主任张忠秀处长,天津大学,梅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领导参加了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组的研究工作报告,观看了范工程。该课对国内外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归纳,并重点分科研成果及地方标准天津建设科技丰了生态能源建筑中采用的节能或可再生能源技术方案。该项目以居住小区生态化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生态能源建筑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该成果己成为天津市生态居住区建设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  该项目建互了梅江综合办公楼生态能源范工程,该办公楼占地面积2991建筑热负荷147kW,建筑冷负荷320kW,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形式,主体层。其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空调系统来自于埋地换热器的地源热泵系统,埋地换热器采用,埋管垂直竖井埋管与水平埋管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两套地源热泵系统分别满足日常与节假日办公楼供热制冷运行的需要,以*大限度地降低系统运行费用;该系统所采用的水源热泵机组为课组自行设计,在其中充分考虑压缩机与两个换热器的匹配多项安全保护措施全自动运行控制等;课组研制开发了套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工控机组态软件以及自行编制的应用软件等组成;进行了大量的单井,模拟实验以及地源热泵范系统的全年运行实验,获得了该地区埋地换热器以及范系统全年运行的性能数据;开展了,型垂直埋管与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为系统长期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依据;这些技术措施和手段使得该综合搂成为国内外较有特色的个生态能源范工程。  该研宄成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与常规供热空调系统如锅炉加单冷空调相比,具有较强统将投入运行。可以预计,利用埋地换热器的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空调节能技术必将对天津市乃至国内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综合效益将会十分突出。  天津市地铁施工影响与风险分析及对策通过鉴定2003年8月27日,由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和天津大学联合研宄的天津地铁施工影响与风险分析及对策科研课通过市建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致认为该课的选意义重大,是天津市地铁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课研究目标明确,资料翔实,技术路线合理,结论科学可行,符合鉴定要求;课成果综合分析了地铁施工及运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地铁项目的精心组织,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营;该课成果对地铁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该课对天津整个地铁系统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在该成果的基础上就建设期及运营期的风险进行专深化研究。  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规划由9条线路组成,目前正在修建的1号线全长26.195可研阶段的2号线全长22.74km;3号线全长28.43km.工程投资规模大,内容复杂。为*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工程风险,在充分考虑天津市自然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量城市地铁工程实践,以地铁1号线为重点对象,兼顾分析23号线,举反得出研究结论。课首先评价了因天津地铁施工所带来的施工风险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并给出了消除各种影响的对策;其次分析了天津地铁运营期间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预期研究成果应用,不仅对当前地铁1号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