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手机版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400-806-8896
对于三种不同管排的传热模型的*佳充液率范围
2014年09月05日 16:17 中国换热器网
热管的极限功率通过*大传热能力Qmax进行测试,当热管达到极限功率功率时,蒸发段和冷凝段温差将急剧上升。降低了热管的干涸极限;充液率过高,则会在蒸发段形成液池,因为池状蒸发的传热能力远小于膜状蒸发,热管的总热阻增大,从而使热管的传热能力降低。当充液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热管模型内相变传热基本结束,传热功率趋于稳定。对于三种不同管排的,传热模型的*佳充液率范围不同且呈递增状,是因为管道数越多,传递效率越高,参加传递循环的工质也就越多,从而能满足较高传热功率的需求。由于普通平板热管的*佳充液率范围较小,充装时不易控制工质量;而对于三种不同管排的新型热管,由于内部储液器的设计,能够保证足够液态工质及时回流至蒸发段,故充液率范围较大,且相互具有重合区域(125~175),便于控制液态工质的充装量。虽然三种情况下传热管道的总流通面积相等,但是热管达到极限功率的*佳充液率范围只与热管管排结构有关。因此,为了研究热管的传热性能,必须保证*佳充液率的选取。下热管模型传极限功率的变化规律。由越小的热管模型,极限功率越大,是因为在截面总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直径越小,构成的截面总周长越大,即相应槽道数越多,液体流通面增大,液态工质回流量加大,而对蒸汽通道和总热阻的影响不大,故而热管模型的换热系数变大,极限功率增大;当n>4时,随着液体流通面的增加,逐渐超过蒸汽流通面,液态工质回流量大于工质蒸发量,在蒸发段又形成液池,热阻增大,极限功率减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