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机组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能够通过传递热量来实现不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本文将介绍换热机组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各个
不同散热模型时缸内工质热力学性能对比仿真研究具有统一标准,即发动机热效率均为由图1知,缸套内壁面平均温度随活塞位移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其在活塞位于前止点时达到*大值604.4K,在活塞位于后止点时达到*小值459.7K.气缸余隙容积高的存在决定缸套内壁面平均温度的*大值小于T。其*小值与散热模型2中的T相近,这是由于缸套内壁面平均温度呈指数下降的原因。缸套内壁面轴向平均温度变化曲线,不同散热模型时缸内工质散热量变化曲线,不同散热模型时缸内工质温度变化曲线。不同散热模型时缸内工质压力变化曲线结合发动机的配气参数进行仿真,可得不同散热模型时发动机稳定循环缸内热力过程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缸内工质对外散热量Q与工质温度T密切相关。压缩过程、预进气过程和进气过程中,气缸内壁面平均温度大于T。由此可知,在此过程中缸内工质对气缸内壁面起加热作用,缸内工质温度较高并对外散热;而在膨胀过程、预排气过程和排气过程中,缸内工质温度T处于较低水平,工质通过缸套内壁面的散热量小于气缸盖底面和活塞顶面对工质的加热量,此时工质对外散热为负,对应图1中曲线呈下降趋势。压缩过程、预进气过程和进气过程中,不同散热模型(i=1,2,3)下缸内工质接触面平均温度T满足T,致使散热损失率满足dQ,对应为图2中曲线斜率。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模型1采用一点平均温度描述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接触面温度与缸内工质温度的温差同步性较差,致使其对外散热曲线相对散热模型2、3的波动较大。不同散热模型下缸内温度的仿真结果差异较大,可见缸内温度对散热模型较为敏感。
-
-
镍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它具有高热传导性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
-
夹套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通过夹套将两种流体隔开,实现热量传递和能量转移。夹套
-
换热设备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实现热量传递和能量转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换热设备
-
北京地区中央空调风口之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
空调行业仍需增强核心竞争力!
-
2019河北供热采暖展览会“煤改电改气”
-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强势来袭, CIIE展会助手隆重登场
-
地暖行业洗牌,来了,来了,来了!
-
空调行业至暗时刻已经来临?
-
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和安装位置分析
-
上海生物发酵展特色亮点,科研院校成果展示
-
2019新疆暖通展览会 助推新疆 “煤改电”“煤改气”实施落地
-
2019上海生物发酵展 - 带你走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