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手机版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400-806-8896
换热器翅片级进模结构的改进
2015年06月24日 13:49 中国换热器网
  1引言翅片是换热设备中影响换热系数的重要元件之。  因涉及的行业多,产品的特点是系列化多元化。有形式多样尺寸大小不同的翅片10多种,且每种翅片的日需求量巨大。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同种产品因换热量的不同,翅片尺寸只改变其间距的高度,其它尺寸基本不变。间距由翻边脚的高度决定。如按常规的模具设计,种零件副模具,因翻边脚高度的改变,就得更换模具,那么翅片品种增多,模具的需求量也增大,模具成本很高。为了降低模具成本,尽可能地减少模具品种,分析了零件的结构特点,对原有模具结构进行改进,能使副模具冲制多种翅片。  料厚0.3根据其形状定名为,型翅片。现以该翅片为例探讨对模具结构进行改进,达到冲制多种间距翅片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成本。  以便更快更经济更及时地发现模具存在的问,及时修理。该胎具中设计了7个鸽尾定位块22个槽形定位块,其材料均为45钢,并经过调质处理以保证定位尺寸的稳定性。  由于该模具所冲的冲片多,我们将首件冲片放在坐标测量仪上对冲片各槽槽与槽之间的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以及圆弧尺寸进行了进步的检查,同时,2工艺分析翅片的间距主要是由翻边脚的高度决定的,现在用的几种系列零件大多只是在间距上有改变,其它尺寸基本相目目U就X型翅片而g就有2.5rnm3mm 4等3种间距。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展,还在增加新的品种。如果按常规的模具设计,冲制3种间距的翅片就需要制造3副模具,至少各需另备1副模具用于维护周转,所以模具的数量就很多成本高。根据翅片的形状,分析模具的结构特点,考虑如何改进结构使副模具能冲制几种间距的翅片。  3模具结构设计与改进要点3.1排样排样设计包括切断在内有4个步距。即切角形缺口冲孔翻边与翻间距脚切断,531为个步距;参照模具手册之冲模设计手册的排样与搭边部分的设计,将两侧的搭边尺寸确定为2.5,钢带宽度为31;冲材是识35入,料厚矣0.5,1.从2所的排样上可看出,该模具的排样形式是直排,零件之间无搭边,其特点是省料。而且废料与零件的出件在冲制过程中就己分离,便于分类收集废料与零件。另夕,因凹模的外侧是刃口,零件从机床的侧出件,即便于收集,还可结合我厂的产品特点在冲压设备外安装穿片机,实现冲穿片体自动化。  还对冲片进行了全圆叠片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冲制。  4结束语该模具冲制52,1冲片约353741片后,只需刃磨次,模具的使用效果较好,冲制出来的冲片单片检查和整圆单层多层叠片完全达到纸要求。  1模具工作过程。  第步,条料由自动送料装置进给,经过挡板18进入,由侧刃4冲出角形缺口。从翅片排样上可看出此步冲的角形缺口是由翅片两边的小角形组成第步是圆凸模7菱形凸模8冲孔,梯形凸模6切出6个间距脚的边。  忽忍符你巾国赞蠛具第步是翻边凸模9翻出圆孔,凸模翻出间距脚。  *后基本成形的零件被送出凹模,由凹模的外刃口和切刀切下零件,制件落入容器。  卸料板5工作时压住条料,上模上行时使翻边凸模顺利退出翻边孔,梯形顶芯19翻边顶芯顶芯16依靠弹簧的推动将条料顶出凹模,顺畅地送进。  4个小导柱装在固定板3上,穿过卸料板5,工作时小导柱进入凹模板导套孔。卸料板5始终在小导柱上滑动,定位效果好,又起保护凸模6和的作用。  本模具安装在带有自动送料装置的高速冲床上冲压,要求模具精度高刚性好,因此,采用的是导柱滚珠模架。工作零件均采用12贼,钢制造,热处理硬度5862,其它支撑件用45钢,卸料板挡板顶芯等受力大的零件作调质处理硬度为4548尺0.  2改进要点。  翅片间距的不同体现在间距脚的翻边高度上。首先是考虑间距脚的切边,梯形凸模6切开间距脚的3条边,间距大,切的边就长。然后由凸模翻出间距脚。目前X型翅片的间距尺寸有3种,分别是2.5mm 3mm4mm.相差为0.5mm和lmm,尺寸相差不大,那么能否只切个*大的尺寸,高度由翻脚来保证,如8.菱形凸模9.翻边凸模10.翻边顶芯。翻脚凸模12.小导柱13.凹模14.下垫板15.切刀16.顶芯17.下模座18.挡板19.梯形顶芯20.顶料弹簧,冲模技术sum,中国甘艟具横梁片料多用冲孔模设计凌源鸿达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凌源122500王驰东风朝阳专用汽车厂技术部狄桂玲管横梁的形状各异,但它们都有相同的2个¢μOmnl工艺孔。面两孔定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这样能使工件在各个工序上的定位基准统。基准统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减少因定位基准多次变换而产生的定位误差,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其次,各工序所采用的定位基准得到统,则各工序所使用的定位部分有利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度不同,所以我们设计套多用冲孔模,依靠定位装置经过讨论分析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个是因为切边的长度尺寸相差不大,切边时按4的间距切边。然后在凹模上按所需的间距高度考虑翻脚的位置。第个就是用控制梯形凸模进入凹模的深浅,来确定切边的长度,该方法对模具的维修和调试要求很。经比较在切边的长度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第种方案较好。  共用梯形凸模的问解决了,下步是解决凹模问。  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影响翻边脚高度有多方面模与凹模之间间隙的大小凹模上翻边位置精确性的确定等。其中确定凹模翻边位置的精确性是关键,影响也*大。而该因素可以通过改进结构来解决。  实践中我们掌握了翻边高度的变化规律,因而确定了翻边的位置尺寸。凹模上有4个翻脚孔,翻脚孔间76的配合。更换凹模镶件和相应的翻脚凸模,即可改变间距,不同间距的翅片就可共用块凹模。采用镶件形式还便于翻脚高度尺寸的修正。  4结束语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且降低了模具投入成本。经验证效果良好,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取得了显著1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模具手册之。冲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查看更多